阮思秦

pku中文本科,bnu文学硕士在读
大学人文社科读书笔记分享
高中语文、历史学习经验分享
想成为一个会做学术的小说家(♡˙︶˙♡)

【高中生书单】想写出高分议论文要读些什么书?

以前回母校宣讲时,有很多高中生家长问我:

“怎么才能写好语文作文?你们都说要看书看书,可我家孩子看了书,作文也没见写好啊。”

“我家孩子看小说一目十行,可他只看情节,而且看完就忘,感觉这么多书都白看了。”

因为我们高中是一所以理科见长的学校,当时来听宣讲的也多是理科竞赛生的家长,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文科生的孤独,于是试着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回答他们说:“你们搞数理化竞赛的总说要刷题刷题,可我刷了题,成绩也没见提高啊。”

一个很简单的比方,不刷题是不可能学好理科的,问题的关键在于刷什么题,怎么刷题。同样的道理,不看书也是不可能学好语文的,重要的是看什么书,以及怎么看书。

我挑了我高中最喜欢的、对我影响最大的5本书,安利给高中生们,书籍的选择有一定主观色彩,主要是思想、哲学类的,排名不分先后。

1、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

null
推荐理由

小波的杂文集,思想很深刻,语言十分幽默、犀利,常常会对文.革往事与社会热点进行赤裸的反讽,一针见血。我自己是在高二的暑假读完的,阅读体验相当顺畅,有一种怒骂仇敌的爽感。

杂文是跟议论文最相似的一种文体,都是直陈观点,并不含蓄迂回,都是例子为论点服务,并非为了讲故事而讲故事。多阅读杂文可以提高思维的深度,锤炼出凝炼、有力的语言,有助于议论文的写作。

不过要注意的是,小波的部分观点过于偏激,不必全部听信,自己在阅读时最好稍加斟酌。


原文摘录

“对于每个知识分子而言,他毕生所从事的事业,只能是个不断学习的过程,而不是顶礼膜拜。科学家维纳认为,人在做两种不同性质的事,一类如棋手,成败由他的最坏状态决定,一局里只要犯了错误就全完了。还有一类如发明家,只要有一天状态好,做成了发明,就成功了,在此之前犯多少次错误都可以。知识分子可以干两件事:其一,创造精神财富;其二,不让别人创造精神财富。中国的知识分子后一样向来比较出色。”


2、(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

null
推荐理由

是一本关于媒介批评的书,书中包含了作者对于上世纪80年代美国的媒体、电视文化的反思。新媒体使人变得肤浅、碎片化,逐渐丧失理性、逻辑。为了讨好观众,电视节目变得庸俗,低级趣味,一味追求视觉刺激,以赚得廉价的笑声。新媒体引发的这场智力灾难,是否会使人们“娱乐至死”?

高三的时候老师推荐了这本书,读的时候相当震撼。作者虽然讨论的是上世纪美国的现象,但对于当下中国的泛娱乐业时代很有启发。写社会现象类的作文时可以用到,比如批判一下社会浮躁、急功近利balabala;另外,其实我们平时的生活也被娱乐产业笼罩着,有必要偶尔停下来自我反思。


原文摘录:

“有两种方法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一种是奥威尔式的——文化成为一个监狱,另一种是赫胥黎式的——文化成为一场滑稽戏。”

“人们会渐渐爱上压迫,崇拜那些使他们丧失思考能力的工业技术。”

“奥威尔担心我们憎恨的东西会毁掉我们,而赫胥黎担心的是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


3、(奥)斯蒂芬•茨威格《人类群星闪耀时》

null
推荐理由:

这本很有名,茨威格的传记名作,写了14位历史人物(有的版本只收了10位),展现了世界历史群星闪耀的瞬间。从穆罕默德二世攻陷拜占庭帝国,到拿破仑兵败滑铁卢,还有《马赛曲》作曲者、老年歌德、列宁……

我是在初中升高中的暑假读的,很能开拓视野。而且纪传体有一种特别的魅力,隐约能从中读出偶然性与必然性的对抗,甚至有种个体意志被历史宿命掌控的悲剧感。每一篇都不太长,但写得很精彩,跌宕起伏,颇具文学性。


原文摘录:

“没有哪一位艺术家在日常生活的二十四小时总是艺术家,他所获得的重大的、恒久的成就常常出自难得的灵感闪现的一瞬间。”

“我之所以这样称呼这些时刻,因为它们就像永恒的夺目的星星,照耀着暂时的黑夜。我无意通过自己的编排来渲染或扩大这些事件内在和外在的真实,因为历史把这些崇高的时刻表现得十分完整而无需佐助。它就像诗人和剧作家那样精心地创作,任何作家都别想超越它。”


4、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null
推荐理由:

这本书的名气实在太响,不用我多介绍了。但还是要简单安利一下!《中国哲学简史》特别好读,千万不要被标题这几个一本正经的字眼儿给劝退。这本书是冯友兰先生的英文讲稿的中文译本,它最初预设的读者是一批对中国哲学一无所知的西方人,所以全书真的是从零基础开始写起啊。这本书对中国学生来说已经不能再通俗了。

我是在京沪高铁上读完的,书不厚,大概花了不到5小时。冯友兰先生经常会拿西方哲学家跟中国哲学家做对比,而且举的例子都很好懂,相信读完之后会对中国古代的思想有新的认识。


原文摘录:

“宗教和诗人都是人在幻想的表现。它们都把想象和现实混合在一起。两者的区别在于:宗教把它所说的看为真的,而诗歌知道它所说是虚幻的。”

“人只有在人际关系中才能够充分发展。孟子和亚里士多德一样,认为‘人是一种政治动物’。人的各种人伦关系只有在国家和社会之中才能发展。国家是一种道德体制。因此国家的领袖也应当是社会的道德领袖。”


5、(美)罗伯特·所罗门、凯思林·希金斯《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

null
推荐理由:

有两种哲学入门书,一种是按时间顺序的哲学编年史,一种是按专题分类的哲学问题书。《中国哲学简史》属于前者,《大问题》属于后者,它会把不同时期对同一主题的讨论放在一块儿,对小白比较友好。

我摘录了该书的目录:第一章哲学问题、第二章生活的意义、第三章上帝、第四章实在的本性、第五章真理的追寻、第六章自我、第七章自由、第八章道德和好的生活、第九章正义和好的社会、第十章哲学、性、种族和文化、第十一章美。可以看出这十一个专题几乎囊括了重要的哲学问题。

《大问题》我读过两遍,高一寒假为了应付政治作业草草读了一遍,后来大一的时候闲来无事又重读了一遍。是一本面向非哲学专业的入门好书!


原文摘录:

“黑塞告诉我们,“人是一棵葱头”,它由数百层不同的皮(自我)所组成;而传统的观点则认为,人是一个桃,它的中心是一个坚固的核(灵魂)。然而,如果你剥掉葱头的外皮,你知道还会发现更多的皮;而当你剥到最后一层时,它就一无所有了,没有核、没有心、没有灵魂。存在的只是一层一层的皮,也就是我们在生活中扮演的各种角色或众多的自我,这就是说,所谓自我根本就不存在。”

“生活的意义问题不是那种需要或能够给出确切答案的问题。的确,它更像是一则不可或缺的隐喻或是对生活的看法和洞察,从中你可以看出自己正扮演着何种特定的角色,有着哪些合理的期待。这个问题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你对它的看法从多方面决定了你未来生活的走向。”


----------------------------

最后再补充几句——

如果你还是初中生,那就没有太多限制,想看什么就看什么。因为中考写记叙文,记叙文讲究情感,本质上就是在编故事,没有太大难度。哪怕在作文里引用网文都没问题,老师反倒有可能夸赞你少年老成。

如果你上了高中以后,还沉湎于粉色校园小说的话,那就要敲响警钟了。只读这些书,很难写出真正有思想的文章。等到提笔作文时就会慨叹自己思想的贫乏,然后追悔莫及。高考多写议论文,议论文很讲究理性思维,在作文中举例子、讲故事也是要为思想服务的,拿司马迁和苏轼上去码白菜的套路早就过时,纯粹的辞藻也越来越难征服阅卷人。

从“纯功利”的角度来说,通过读小说来提升高中议论文水平,效率不高。高中生多读些哲学、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传播学等不同学科的入门书,可以帮助打开视野,也能让你比同龄人更有思想、更有深度。

抛却功利心地讲,有很多书,如果中学时期不读的话,上了大学之后也不会读,工作之后杂事缠身,就更加没有时间读,那么一辈子都不会去读了。所以,趁着年轻,多读读书吧。未来的你会感激现在勤奋阅读的你。

码文字不易,请用小红心和小蓝手滋瓷一下:-D!

评论(6)

热度(1510)

  1. 共289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