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思秦

pku中文本科,bnu文学硕士在读
大学人文社科读书笔记分享
高中语文、历史学习经验分享
想成为一个会做学术的小说家(♡˙︶˙♡)

阅读纸质书时如何做“有效”的读书笔记?

以前在发高中、大学书单时,经常会收到许多留言提问,读一本书该如何做读书笔记?有许多书读完内容就忘,应该怎么办?我虽然从前多次回答过类似的提问,但由于这类问题特别普遍,于是想单独出一期干货经验分享,系统性地介绍精读书籍的方法,按照下文的方法读书、做“有效”的笔记,基本就不会再出现“读完就忘”的情况,也不会再浪费时间做“无效”的读书笔记。

电子书的读书笔记做法非常简单,用微信读书/kindle圈划、复制粘贴、截图,或者在ipad上手写标注都很方便,此处暂不展开介绍。纸质书的读书笔记做法各有不同,买来的书和借来的书的读法有异,学术类和文学类文本的读法也有所区分,我会分别举例说明。


一、买来的书

对于自己花钱买的纸质书,无需太过爱惜,在阅读过程中要秉持“书是拿来读的不是拿来卖的”观念,做笔记不用太追求字迹端正、排版精美,笔记是为书的内容服务的,切忌形式主义

我用我去年寒假读的一本学术类书籍,柄谷行人的《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一书为例,依次介绍做“有效”读书笔记的方法。


1 阅读时随身备一支黑色水笔,养成边读边圈划的好习惯,既突出行文重点,又避免自己在阅读过程中走神。用最简单的下划线、波浪线、圆圈、方框圈划重点,不建议用荧光笔或其余颜色的笔,容易分散注意力。


2 心里带着一个问题去读书

大多时候我们读一本有点学术性的书容易走神,或者关上书就记不住内容,往往是因为我们在阅读时并不知道为什么要读这本书。缺乏方向感就容易在晦涩难懂的词汇海洋中迷失方向。

我们开始读一本书前心里最好带着一个问题,比如我自己在阅读《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时,心里带的问题就是“中国现代文学的起源”,以中日文学发展历程的比较为出发点,我在阅读不甚熟悉的内容时就能找到一个锚点。

举个例子,上图中作者写道以西方文学史标准观之,短时间内接受了西方文学影响的日本明治时期的文学呈现出混乱的状态。

这句话单独读过去也就过去了,不会留下太深的印象,反正论述的是日本文学史,这个知识点对我来说是相对陌生的。但我在阅读时会以我的立场出发写一小段笔记——“中国文学也是,把西方几百年的进程用几十年走完了,现实、现代、浪漫、先锋往往同时出现”。

这样我就相当于把一个陌生的知识转化为一个我熟悉的知识,不仅加深了印象,还做了类比与迁移,将学者的思想“消化”为自己的思想


3 在页边空白处写批注

1)联想式批注

比如,当作者写道不言自明的“国文学史”本身是被建构的时,我就跳跃性地联想到在现代人以《诗经》的现实主义与《楚辞》的浪漫主义两条线索回溯性地勾勒先秦文学的脉络,这本质上也是一种建构,而非事实。

此处的联想其实已经距离原文表达的意思相距甚远,纯粹是从个人趣味出发做了一个勾连。

上图也是类似的,当作者讽刺地论述“西方人开始怀疑几何学式的透视法而到日本的浮世绘中寻找摆脱其束缚的钥匙之际,日本人相反要在油画中实现写实主义绘画”。

我就自然联想到诗歌界也有类似的西化过度的文化不自信现象,于是在空白处写下“好比西方人从唐诗中寻找与后现代诗歌类似的意象、写法时,中国人相反要在外国诗歌中寻找现代性”。

这样做一条笔记其实也就是把未知知识转化为已知知识,转化的过程加深了我们阅读时的记忆。


2)比较式批注

和上一类联想式批注的“开脑洞”不同的是,比较式批注具有更强的事实关联,更客观。也许某些论文选题就会从这类批注中衍生得到。

比如第三章开头,作者在论述日本私小说时,我想到中国现代文学里的郁达夫的自传体小说和蒋光慈的自白式小说似乎就是受到日本私小说潮流的影响,于是注了一笔。

作者论述到夏目漱石的作品中存在着不能与“文学”相调和的东西时,我就会想到在中日比较文学学科中,夏目漱石是最常与鲁迅并列的,于是我在页眉写道“或许可以类比鲁迅。开创者最具多样性;可以解释骨牌效应,一个人就足以写尽一种小说类型”。

批注写得尽可能简短,只要确保自己第二遍重读时能看懂就好。单独看自己的读书笔记,貌似并没有什么创新之处,但说不定未来某一天我在复习笔记时就会迸发出某篇论文的灵感,所以过去写下的一切都是未来的积累与铺垫。


3)概括式批注

原文在表达上如果很啰嗦,很缠绕,那么自己阅读时可以用更简洁的语言将原文概括得精炼些,方便此后重读时快速读懂段落大意。

尤其是外语翻译过来的书,一句句子往往很长、很复杂,再加上各种“学术黑话”,更增添了阅读时的阻碍。比如我自己阅读时就将作者原文这段缠绕的话改写为“马克思做的不是以一个阶级取代另一个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而是从根本上,消灭阶级”。用自己的话概括总结,也相当于一种“自我消化”与“梳理”。


4 在页眉空白处画表格,总结梳理本章重要名词与行文逻辑

比如上图是我在一页空白页处梳理了传统的六大艺术门类和新兴的第七、第八、第九艺术的名称及其特点,便于我在阅读后续篇章时脑中有个清晰的概念框架。


上图也是类似的,时时总结文中提到的概念与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能指”与“所指”、“语音”与“文字”、“素颜”与“面具”、“风景”与“故事”、“内面”与“外面”。边读边梳理有助于我们跟上作者的论述节奏。


5 最后,在目录处记录阅读进度,每读完一章就标记当日的日期。

我自己读这本书读得比较细,而且作者本身写得也很绕,词汇密度很高,所以我当时每天只读一章,七章分七天读完。读完回过头来看目录上自己的日期标注,就会觉得把一本书细细地从头啃到尾还挺有成就感的。


二、借来的书

除了自己买的书以外,有许多书可能由于价钱昂贵,或者冷门偏僻,或者不具有收藏价值,我们通常会从图书馆/师长/朋友手中借书来看,对于借来的书就不方便做圈划,但也不建议大段大段摘抄原文,手写效率太低,而且会中断阅读时的连贯体验。

我个人最常用的方法是用手机自带的备忘录,拍照或扫描原书段落,图片可自动导入备忘录中。对图片稍作裁剪后,就可以在下方写读书笔记,十分便捷且高效,此后重读自己的读书笔记也能很快回想起初读时的想法。

因为拍照+导入手机+打字的过程毕竟比直接写在书上要复杂些,所以我个人一般不会做太多笔记。


读小说做的笔记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几类:

1)小说特殊的叙事形式,比如人称、视点、复调、独白/对白等。

2)作者对人物的不同态度,或同情,或讽刺,或者作者先后对人物的褒贬态度的转变。

3)前后出现过两次以上的内容,留心每次出现时的差异。

4)读来令人费解之处,诚实地记录下自己阅读时的困惑。

5)和这位作家写的其余作品进行比较,这部作品有何不同?


举个例子,下图是我在阅读艾特玛托夫《白轮船》时在手机备忘录上做的笔记:

读文学类的书籍,所做的笔记无外乎这几方面内容。拍照节省了原本摘抄原文的时间,且手机备忘录自带导出图片功能,保存在相册里时时翻找出来复习也很方便。

以上就是我根据自己的经验总结的有关做“有效”读书笔记的方法。这篇干货前前后后构思写作了挺长时间,所以拖更了很久才发出来)



以前也出过几期与做读书笔记相关的内容,可以点以下链接回顾:

读纸质书如何做笔记? 

找书的多种快捷途径(免费获取电子书+购买便宜纸质书的渠道) 

评论(3)

热度(215)

  1. 共29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